陆军系统内,13个集团军编制序列中,为何都配备有特战旅?
陆军系统内,13个集团军编制序列中,为何都配备有特战旅?
大军区时代,陆军系统内也有特种作战力量。1988年12月,我国第一支特种部队“南国利剑”诞生在了南疆烽火中。进入九十年代,各大军区都组建了本军区的特种大队。到了新世纪,特大多交由区内主力集团军。比如,“雪枫”特战旅曾隶属于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。不过,部分集团军是没有特种部队的。军改前夕,各特种大队都升格为特战旅。
▲“雪枫”特战旅演练旧照
到了战区体制下,陆军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,特战力量也面临着转型。2017年,中央军委将老牌特战旅和新编的一批特战旅,编入了新组建的13个集团军。新编特战旅的来源,主要是作风优良、训练扎实的传统步兵。13个集团军编制序列中特战旅的代号情况,如下所示:
东部战区陆军
第71集团军“中野虎师”特战旅;
第72集团军“霹雳”特战旅;
第73集团军“东海飞龙”特战旅;
南部战区陆军
第74集团军“南国利剑”特战旅;
第75集团军“丛林猛虎”特战旅;
西部战区陆军
第76集团军“雪枫”特战旅;
第77集团军“西南猎豹”特战旅;
北部战区陆军
第78集团军“血狼”特战旅;
第79集团军“雄狮”特战旅;
第80集团军“雄鹰”特战旅;
中部战区陆军
第81集团军“猎豹”特战旅;
第82集团军“响箭”特战旅;
第 83集团军“猛虎”特战旅。
在笔者看来,13个集团军编制序列中,之所以都配备特战旅,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:
一、新型陆军“全域机动、立体攻防”的转型需求,倒逼集团军编入特战力量;
2016年,南部战区陆军在组建之初,就有意识的以跨旅合作的方式,把某特战旅营区设计在陆航旅隔壁。次年,特战旅就实现了在营区登上陆航直升机奔赴任务区域。大军区时代,特战旅、陆航旅少不了跨旅合作,可是两家驻地却相隔甚远,这就制约了战斗力的形成。其实,南部战区陆军早期的探索,就生动体现了新型陆军“全域机动、立体攻防”的转型需求。
▲中陆第81集团军演练旧照
何谓“全域机动”?意即不存在陌生地域,也不存在能力盲区,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拉得出、顶得上、打得赢。以中陆第81集团军为例,该军综合运用铁路输送、空中转场、摩托化机动等兵力投运方式,仅仅在短短的五天五夜时间里,就从华北平原某地机动至近3000公里之外的巍巍昆仑。
至于“立体攻防”就更好理解了,各大集团军都配备了陆航旅(部分配备有空突旅),完成了从平面攻防向空地协同的华丽转身。以东陆第73集团军组织的联合立体登陆演练为例,该军动用了两栖合成旅、陆航旅、特战旅、电子对抗、无人作战等新质作战力量,完成了海陆空立体作战。
▲东陆第73集团军演练旧照
陆军“全域机动、立体攻防”的转型需求,倒逼集团军编入特种作战力量。特种作战不同于其他作战方式,属于体系支撑下的精兵行动,受战略战役指挥员直接指挥,能够在非常规时空环境下,执行敌后渗透、侦察作战、斩首、夺控机场等任务,集侦察、突击、攻占于一体,以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手段达成战略战役目。
二、特战旅集中了优势资源,具备三栖作战能力;
特战旅的“特”,顾名思义体现在优势资源特别集中、训练方式特别苛刻、武器装备特别精良,具备强大的三栖作战能力。为了具备三栖作战能力,特战旅健儿需要掌握多伞型空降、无引导机降、武装泅渡、蛙人渗透、全地形狙击、攀岩、捕俘、野战生存等科目训练,务必做到“空中鹰、陆地虎、水中龙”。
▲中陆第82集团军特战旅演练旧照
因而,特战旅在训练过程中,历来是从严从难、贴近实战。以中陆第82集团军特战旅为例,该旅在伞降过程中,必须随时做好躲避模拟攻击的准备,落地误差不能超过15米。大家可能不知道,特战旅为了追求隐蔽性、突防性、灵活性,伞降高度都倾向于高难度的低空伞降。可见,我军特战旅的训练难度之大。
特战旅的上述特点,决定其训练方式侧重于“灵活机动、隐蔽突袭”。此特点,就对特战旅的武器装备提出了轻便、快捷、灵活的要求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特战旅更像是武装到牙齿的“轻步兵”,徒步、山地、伞降作战等样式是重点考虑对象。因而,特战旅战斗班的编组方式以12人的“大班”为主,配备的武器也是极为精良。
以东陆第72集团军特战旅的战斗班配备的单兵武器来为例,包括新型9毫米冲锋枪、QBS-09霰弹枪各2支以及191精准步枪、191自动步枪、192短步枪、201班用机枪、7.62毫米高精度狙击步枪、“狙击榴”QLU-131榴弹发射器各一支,大致如下图所示:
▲我军某部战斗班的武器配备(与上文所述大致相同,略有调整)
综上所述,特战旅可视为集团军军政主官的“杀手锏”,为本军其他单位作战提供战略支撑点。随着我军各类高、精、尖武器装备的投用,特战旅的战斗力更加彪悍,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精锐的气息,彻底告别了“一根绳子一把刀”的时代。
不过,网上也有一种说法:随着军改的深入,部分集团军的旅级作战部队转隶海军陆战队。其中,又以第83集团军特战旅转隶海军陆战队的说法流传甚广。本着“互相佐证,孤证不为证”的军史研究原则,笔者并不采信这一说法。
—END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