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大校花,高考状元,在娱乐圈里沉没
北大校花,高考状元,在娱乐圈里沉没
转载来源:十点人物志
前段时间,北大三个女生毕业十年后聊现状的视频登上热搜。
开局第一句就是 " 灵魂拷问 ":30 岁时银行卡里有多少钱?三个女生的答案出奇一致,都是 7 位数。这让屏幕前打工人在羡慕之余也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," 高考那道分水岭之后,可能这辈子都很难再有机会去追赶那些名校生的人生。"
视频中一位女生将名校形容为磁铁,人生则是大海上没有坐标的航船,正是因为有了磁铁的吸引,这艘航船才得以找到方向。这样的说法固然动人,但能覆盖所有名校毕业生的人生吗?
同样出身于北大,拥有韩语与经济学双学位的彭高唱,就展现了另一种可能性。
大学毕业后,她选择投身演艺圈,在那里,名校的光环不仅发挥不出能量,还成了她追梦路上的绊脚石," 北大高材生沦为小演员 " 的论调,时时击打着她,从业 6 年来,没有一刻停歇。甚至在她将自己的经历讲出来后,还被媒体放话:演艺圈不需要学霸!
一些人眼中彭高唱是个失意者,学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,娱乐圈也没能闯出名堂,连同前 20 年,一路保送的经历也被拎出来重新解构,仿佛 " 失意 " 之前,她的优秀也都化成泡沫。这似乎又将讨论推向另外一种方向:一个名校生,毕业十年,都没有取得传统意义上成功的人生,还值得过吗?
北大毕业,我在娱乐圈跑龙套
下定决心做演员时,彭高唱正在一家 4A 广告公司(「美国广告协会」成员)做职员。那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,很多想法还停留在学生时代," 机会都是主动找上我的 ",她不喜欢过分表现自己,自我形容" 属于不会来事儿那种 "。她能明显察觉,老板没那么喜欢自己。
展示广告人职业感的 Social 环节,更让彭高唱参与不进去。她不爱扎堆儿,饭局、团建总觉得融入困难,一到类似的场合,就觉得别扭,周遭的空气、氛围感觉都不对,经常呆一会儿就想往外跑。在竞争激烈的职场,这种被动的状态很难讨到甜头。
同期进入公司的几个人都升职、加薪,甚至成了部门主管,只有自己,工作一年多,每月到手工资还是四五千。老板每次见到她,态度都不冷不热。彭高唱自己也觉得没动力。
一开始,进入广告公司工作,就是她的一个过渡之选。在北大读书四年,彭高唱一直在为成为一个外交官做准备。为了提升综合能力,大二那年,她在原本韩语专业的基础上,又增添了一门经济学专业,比其他同学多上一倍的课,大三之前一直浸泡在高强度的学习中。
可不巧的是,毕业那年外交部却并没有招新名额,原本的职业计划被搁置,她只得重新找出路。
当时有想过出国留学。在雅礼中学读书时,彭高唱就曾对斯坦福很向往,只是高昂的学费让她却步,但如今学费可以想办法解决时,自己却又迷茫起来。她不想盲目为了学位出国,可考自己感兴趣的戏剧专业,没有作品积累,又不是最佳时机;继续在经济学方向深造,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,同样不加分。
积累经验,成了她进入人生下一阶段亟需解决的难题。
通过一门新媒体相关的选修课,彭高唱接触到一位从南加州大学读博归来的老师,南加州大学作为全美第一所授予电影艺术学士学位的大学,是世界影视行业公认的顶级学府,彭高唱将自己的困惑向那位老师倾诉,对方结合她对传媒的兴趣和专业构成,推荐了 4A 广告公司。
但真正进入公司、开始接触业务之后,彭高唱才察觉,4A 公司的工作似乎并不适合自己。从小到大,优异的学习成绩只是她的一方面,更难得的是,还能在校园内外的舞台上收获聚光灯。旁人眼里,她是走到哪里都落落大方的社牛,但只有她知道,自己内心其实是个社恐。
在广告公司的日子,她并不自在。倒是下班后,一头扎进话剧团,登上那个上学时就常常表演的舞台,让她更能萌生出幸福感。尤其,当时教授表演的一位澳洲导演非常赏识彭高唱,在得知了她对表演的热情之后,更是给予了很大鼓励。
当时最令彭高唱担忧的是自己 " 业余演员 " 的身份,毕竟进入这个行业之后,要和千千万万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竞争,她很担心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自己是在以卵击石。对方举了女演员凯特 · 布兰切特的例子," 她是我们国家最有名的女演员,也不是科班出身,在我看来,演员没有专业和业余之分。"
这让她在做演员这件事上,卸下了最大的包袱。
她,保送名校的秘密
对于她的决定,父母一如既往支持,但外界的争议依然压得人透不过气。同行看到她的简历上写着 " 北大 ",一脸惊诧," 怎么跑这儿来当演员了?" 她在社交平台上发视频,聊自己毕业以来当演员的心得,网友的反应更是激烈," 简直是北大耻辱!"
北大毕业去做演员,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想象。时间翻回 20 年前,彭高唱自己可能也预料不到,将来会成为一名演员。
她从小就一直是邻里口中 " 别人家的孩子 ",浸泡在夸奖和羡慕的目光中长大。虽然是普通的工薪家庭,但父母都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。老家长沙最流行的娱乐活动是打麻将,可彭高唱的父母,从没去过一次,家里的电视也很少打开,甚至同学聚会也不参与,基本全神贯注在女儿的教育上。
为了培养她的专注力,母亲侧重以 " 听 " 的形式,让彭高唱接收信息。小时候看电视,母亲会告诉她 " 你听的时候最认真 ",然后遮住画面,放声音来听内容。彭高唱觉得,正是这样一种训练,培养了自己专注、高效的学习习惯,别人学一样东西的时间,她能拿来同时学几样。
最多的时候,在学校课程之外,她还会同时上五六个课外班," 英语一周两个班,钢琴、舞蹈、奥数和作文各一个。" 按照承诺完成,就会得到夸奖,还不只是自己的父母夸,老师、亲友、邻居轮番上阵,这些又激励她下次想要做得更好,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。
偶尔自己在房间里刷题、练琴,看着窗外同龄人快乐玩耍的身影,她也会很羡慕,这个时候父母就会鞭策自己 " 同样是时间,如果去玩的话就被消耗掉了,但如果是学习,技能长在自己身上 ",她很接受这种说法,因为更多时候,她自己才是紧绷着一根弦,不敢放松的那个人。
相比玩耍带来的短暂快乐,她更享受成就感带来的长久满足。在察觉一个英语课外班的内容不够自己学时,还主动和父母沟通,再增加一个课外班。
在这样一个氛围下成长,彭高唱从小到大一路保送,德智体美更是全面开花,早早就拿到了舞蹈、钢琴的高等级认证。2017 年,还曾站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,主持奥地利 - 中国文化节开幕音乐会,成为继杨澜之后登上金色大厅舞台的最年轻主持人。
在当时的湖南,彭高唱是许许多多女孩子的人生建设模板。到今天,百度贴吧还留存着女孩们当年的感叹 " 到哪里去找第二个彭高唱?"
真正的转折出现在高中,雅礼高中作为全国八所重点高中之一,本身就云集了各种各样的学霸,而彭高唱当时所在的又是理科实验班,更是竞争激烈,她的理科成绩已经不算拔尖,但好在一直以来的英语优势还在,雅礼中学与北大之间每年固定的小语种保送名额,依然被她拿下。
和国内大多数高中生一样,在当时,彭高唱想的也是自己的考分,在院校选择上能做最大化利用,因此即使当时的钢琴、舞蹈老师一再鼓动,她也没有将艺术类院校作为第一志愿。当时满脑袋想的都是,怎么把握住保送北大的机会。
因为担心理科题目是自己的弱项,她下苦功夫,连着把历年北大保送考试的题目都刷了个遍,终于等来了好结果,没有辜负来之不易的保送名额。这也让她在当时就已经明白 " 人外有人、天外有天 " 的道理。
我的学历被 " 嫌弃 " 了
进入北大,最受冲击的不是别人比自己好,她入学之前,就已经决定不和别人比,只和自己比。真正让她没有心理准备的,是相对高中校园简单的环境,大学中复杂的状况以及人情世故。
大一合唱比赛,要选一个钢琴伴奏,彭高唱从小学琴,没在怕的。她信心满满地上台,一曲奏毕,全场掌声最热烈,她理所当然觉得自己会是那个最佳人选,全程一点都不紧张,但结果名额给了另外一个人。虽然知道世界很大、优秀的人很多,但彭高唱还是有些失望。
她过后去了解情况,才知道琴弹得最好的人,不一定是最合适的。她去竞选主持人,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,上届晚会资深的学长学姐更喜欢另外一个竞争者,或者自己身高太高,与男主持身高不匹配,又或者对方单纯更习惯和另一个人搭档。都会成为她不能入选的理由。
工作之后,需要面对复杂的时刻同样有很多。上学时候,才华在校内得不到施展,她可以去校外,参加电视节目、主持音乐节、成为选美冠军,总能填补一部分失意。4A 广告公司的工作做得不开心,也可以转换赛道。但是做演员这件事,不是机会到了眼前,好好抓住,这么简单。
毕竟是她自己的选择,不想轻易放弃。
开始她对影视行业了解不深,认为 " 红 " 就是做演员的最成功形态,于是就希望自己成为很 " 红 " 的演员。可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。投出去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,听不到回音。没戏拍,她就自己在家对着镜子练习表演,每天锻炼,维持良好的身形、体魄。
最艰难的时候,简历上 " 北大 " 两个字,成为一副有色眼镜,总有人透过这幅眼镜直接断定她不会演戏。为此她干脆不提北大,直接写综合类院校毕业,即使被拒绝,也不用再听各种调侃。彭高唱告诉我们,徘徊在演艺圈边缘的日子,是她人生遭受最多打击的时候。
运气好的时候,接到过一部网络大电影女主角,那是她人生中第一部女主角,拿到剧本的时候高兴坏了," 心想我终于能拍戏了!" 可真一开拍她就傻眼了,发现跟自己之前演话剧完全不是一回事儿,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去准备," 我才发现,我对演戏一窍不通。"
她第一次意识到,演员是一个需要大量专业技能、大量经验积累的职业。戏上,她抓着机会就和同组的资深演员请教,对方也耐心一点点交她;戏外,她给自己报名了中戏的影视表演训练班,开始一点点去深入了解表演,通过练习巩固自己的表演。
大多数时候,还是自己在剧组与剧组之间,通过一个戏又一个戏,一点一点磨。外界不给反馈的时候只能自己给自己打鸡血,彭高唱有时候也会想,坚持三年不红就算了,可想想又觉得不甘心。
她开始学着去面对复杂,改变自己不爱 Social、不喜欢过分表现自己的状态,注意和行业里的人建立联系,遇到机会也会多多展示自己,周围的人气活络了,她能接到的戏也越来越多、剧组越来越大,她的表演在和更多演员切磋的过程中,也越磨越好。
做演员这件事,如今也逐渐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。尤其是参与了剧集《女心理师》,她饰演了当中一个单元的女主,和杨紫对戏。有了这段经历之后,她也在圈内有了一定名气,不用守在北京一个戏一个戏去面试,回到长沙老家不少戏会主动找到她,面试也简化成了线上形式。
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娱乐圈不需要学霸?愚蠢!
但彭高唱并没有妥协——她依然想红,只是她明白了,自己想要的红,不是靠绯闻炒作,也不是靠资本鼓吹,而是通过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,在观众心中站稳脚跟。哪怕这个过程可能要很久,她也已经做好了去迎接变化的准备。
总有声音说,娱乐圈需要的不是努力,而是运气。
不否认存在演技很好,却因为运气不佳,而被埋没的演员,但同时也不能无视,那些被一句 " 你不适合 " 否定的人,他们也有站上领奖台的机会。演艺圈之所以迷人,或许恰恰就是因为其中的不确定性,它对草根没有偏见,对学霸也不该报以刻板印象。
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运气可以眷顾很多人,不管是草根,还是学霸,或许都应该首先把她当成一个人来看,而不是一个标签。
如今再面对 " 学霸偏见 " 的言论,彭高唱坦然很多," 北大毕业生就是我的一部分,是我与这个圈子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地方,但也是我的独特所在。"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独特性,所以才会被关注、被采访,她知道,并且不回避这一点。
或许只有穿过标签,才能真正理解追梦的快乐。